- (0)
經濟開發區應急管理中心
“自從納入區域應急服務中心智慧指揮平臺后,就像有了安全私人管家,給企業解決了安全生產的后顧之憂?!?月7日,炊大王總經理助理朱慧英說,區域應急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個月都會上門來給企業做一次體驗,查找設備安全患隱,檢查消防安全,并給予指導。 經濟開發區作為我市工業經濟主戰場,存在廠多、店多、人多、物流多、工地多、出租多的“六多”現象,給全區的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帶來不少困難。面對應急管理和安全監管人手少、資源少、手段差、水平低的問題,今年以來,我市根據金華市開展“基層黨建+安全生產標準化”試點的統一部署,在經濟開發區構建了網格化、智慧化、專業化的高質量現代應急管理體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類事故發生率逐步下降,處置率穩步提升。特別是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黑格比”臺風侵襲等方面,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去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六個有”(有平臺、有場所、有設施、有服務、有隊伍、有制度)構建高質量的現代應急管理體系。截至目前,16個鎮(街道、區)基本完成區域應急服務中心建設,其中經濟開發區、芝英鎮、石柱鎮、方巖鎮、古山鎮和龍山鎮的應急服務中心已實體化運行,為全市安全安定的生產生活環境奠定了基礎。 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應急服務中心的建設不論是從硬件還是軟件上都有相應規范。比如,應急服務中心單獨設置的面積不少于150平方米,分別設置指揮中心(必備)、裝備室(必備)、檔案室(必備)、安全生產服務站(必備)、研判室、值班室、休息室。條件不具備的鎮(街道、區)可依托“四個平臺”、聯防物管、義務消防隊等現有資源,實現有機融合。 應急服務中心還承擔著指導企業做好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任務。中心對區域內企業進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紅、橙、黃、藍四色風險分級管控體系,按照“一企一策”制定安全隱患整改方案,指導企業落實整改。中心還組織企業做好“三類人員”和全員培訓,利用應急廣播宣傳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和防災減災知識,開展應急救援隊伍訓練、培訓、演練等工作。 針對區域內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應急服務中心還充分發揮鎮、村、企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依托義務消防員、醫療衛生員和社會救援力量,發揮第三方服務機構專業技術特長,組建了處置不同災種的救援隊,形成群策群力、防患未然、全域參與、互幫互助的應急救援機制?!?/span>
作者 童英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