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紅土地上尋初心,腳踏實地再前進。劉英烈士陵園內除了劉英、張貴卿等英烈之外,還有200多名烈士的忠魂長眠于此。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英勇無畏,譜寫了不屈不撓的壯麗史詩,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劉英烈士陵園背后的這段革命歷史。
“幼時不知路,今日上坦途,赤心獻革命,決然無返顧”。這是前浙江省委書記劉英烈士參加革命時寫下的一首詩,他用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為我們樹立了理想信念的永恒豐碑。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來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劉英,原名劉聲沐,1929年4月,劉英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劉英出身貧寒,高小畢業就輟學了,在勞作之余,他仍然勤奮自學文化知識。接觸到進步革命理論后,社會底層掙扎的經歷更讓劉英堅定了他的共產主義理想。劉英刻苦學習鉆研革命理論,在斗爭中很快成長起來,逐漸顯露出了卓越的領導才干,先后擔任連指導員、營政委、團政治部主任等職。1931年12月劉英任紅5軍團第15軍44師政治委員。1934年1月任紅5軍團34師政治部主任,后任紅7軍團政治部主任,成為黨和軍隊的高級領導,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身經百戰,屢建戰功。
1935年初,劉英奉中共中央指示與粟裕率余部組成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南部,領導開辟浙西南、浙南根據地。




劉英烈士陵園革命紀念館
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曾林平:“他在浙江革命處于最低潮的時候,率領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重新點燃了浙江革命的熊熊烈火。”
在浙南山區,革命工作艱苦卓絕,但劉英領導下的紅軍始終保持著優良的革命傳統。
文成縣劉英紀念館特殊講解員包學冠:“住在那里的時候紀律很嚴明,就是摘幾根蔥或者剝幾張菜,他都在菜地上蔥園里面留下銅板,或者零角子。”
在建立和鞏固游擊根據地的過程中,劉英總是深入群眾做工作,宣傳黨的主張,在長期的交往中,與群眾建立了血肉相連的黨群關系。
劉英的女兒劉小英:“他當時在那個地方跟群眾的關系是相當好的,老百姓都是叫他可夫(劉英化名),他有的時候給我們寫信甚至給我媽媽寫信,他也是寫可夫?!?/span>
粟裕的兒子粟戎生:“也正是由于有了廣大的浙南和浙西南地區的人民群眾的支持,所以他們才能夠在山里邊生存這么長時間?!?/span>
全國抗戰爆發后,劉英抓住機會,在閩浙贛地區積極開展恢復和發展黨組織,宣傳和組織抗日救亡,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到1939年7月,省一大召開前夕,全省的黨員已經發展到近兩萬人。
1941年1月皖南事 變發生后,白色恐怖的陰影籠罩浙江。
1942年2月8日晚,由于叛徒出賣,在溫州小南門恒豐鹽店劉英被國民黨頑固派特務逮捕。
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曾林平:“先是在溫州那個地方,國民黨派了好多人對他進行勸降,然后又把他轉到永康方巖?!?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劉英在方巖被關押了兩個多月,國民黨浙江中統室始終沒有在他那里 得到絲毫有用的東西。
“十年征塵到如今,偷生彈雨息槍林。戰死沙場堪自樂,囹圄室內何我分”,在獄中,劉英以“鋤非”署名,寫下了這首詩。
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副主任曾林平 :“這是我們浙江人民的光榮與驕傲,也是永康人民的光榮與驕傲?!?/span>
每年烈士紀念日、清明節等特殊的日子里,都會有成千上萬名群眾自發來到這里,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END
融媒記者 :胡祖軍 何福安 張浩蔚 李夢楚 盧洪濤 顏元滔 呂真珍 周苗苗 方小蓓 朱小莉 應栩漪